您的位置: 首页 > 游戏攻略 >

Steam游戏评测 第751期《黄金像凶杀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3 14:55:54    

主包主包,《巴别塔圣歌》完形填空式的解谜真的很上头,但新语种的推断学习还是太吃操作了,有没有更加粗暴却又不是逻辑的解谜游戏呢?有的兄弟有的,如果你对完形填空式的推理解谜游戏情有独钟,那你一定不能错过《黄金像凶杀案(The Rise of the Golden Idol)》。

“丑陋”美学与完美UI
个人感觉《黄金像凶杀案》游戏画面的风格很像“新表现主义画风”,在这些八十年代的视觉档案中,人物的面部扭曲如弗朗西斯·培根的画作,此外荧光绿与病态黄渲染出的污染物和嬉皮士营地迷幻的漩涡纹理无不透露出一股“丑陋”的味道,但当玩家将前后故事与人物关系串联起来,在死者身上看到凶手轻蔑的嘴脸,这种看似博人眼球式的刻意操作反而能带来视觉意象的冲击。

在游戏中玩家的核心任务就是搜寻线索,将获得关键词填入残缺的案情以获取真相,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频繁进行页面切换,在巨大的操作量面前游戏不仅没有提供类似“alt+tab”的快捷键反而将所有面板固定,UI设计可谓是饱受诟病;前车之鉴,制作组在《黄金像凶杀案》将所有面板都拆解为可自由拖拽的磁贴式窗口,举个栗子,玩家可同时摆放“毒药成分类比报告”“选手赛前饮食表”“赞助商合约”“案情推断”四个窗口,通过交叉对比就能非常便捷地发现裁判被收买的真相并进行完形填空,“听人劝吃饱饭”的含金量还在上升(doge)。

解谜机制


没有任何一个考生能笑着做完英语完形填空,这种“惨无人道”的设计怎么变成游戏底层逻辑后就能让人欲罢不能呢。每开始一个新的案情,玩家都需要先与张场景中的所有问号进行互动以收集证据,游戏会从这些隐晦的文字片段中自动提取关键词,玩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词语填入残缺的案情中便可得知事件的全貌。乍一看是不是很简单?待你实操之后便会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游戏场景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的姓氏和名字都是空白,光是根据先前得到的隐晦文字来理清人物关系就够你推理一段时间了,更别提案件内容、作案手法这些核心内容了;虽然游戏的玩法自始至终没有发生改变,但推理成功后的拨云见日、恍然大悟会驱使你不断推进。


除了前文提到的UI革新,前作线性推进的侦探笔记式剧情设计也迎来了不小的改动:本作采用了碎片化叙事,整个凶案被编织成了一张跨越时空的因果网络,玩家在初始章节便目睹了角色的死亡,在后续章节中却对该角色的越狱、参加拍卖会等事件进行了回溯,这种倒叙的结构设计让微观线索与宏观阴谋的咬合骤然显现。此外,玩家在完成某一章节的所有案件后便会进入章节小结环节,将本章的离散事件进行串联,即使关卡数量不断增加,该机制总能让玩家掌握宏观剧情。

游玩总结
《黄金像凶杀案(The Rise of the Golden Idol)》将场景互动与完形填空式的解谜完美融合,玩法单一却仍能做到欲罢不能,不失为一款优秀的推理游戏;但美中不足,本作的汉化实在是让人有些不敢恭维,英文原版“Patience”(人名)与“patience”(耐心)的中文统一译为“耐心”,“disassembled、disarming、disarrayed”三个描述机器状态的词均被译为“拆卸”······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这种劣质的机翻很容易造成病句,对于一款将文字内容作为核心推断依据的游戏来说这样的表现无疑是致命的,期待制作组后续能够对此进行优化改良。

相关文章